鲤鱼乡 - 综合其他 - 熟悉的陌生人(韩少功文集)在线阅读 - 第8章 哪一种大众

第8章 哪一种大众

一看托尔斯泰的传记、勃勒东的博物馆,还有泰戈尔的故居,便可以使往日精英们的形象渐渐清晰。那是一种根植于锦衣玉食、深宅大院里的道德自省的精神反叛,是贵族逆子们的浴火新生。对于这一些不安的灵魂来说,大众是他们自救的导向和目标,并且在他们的深切的同情和热切的向往中,闪耀出神圣的光芒。“劳工神圣”、“大众化”、“到民间去”等等观念,也就是在这个时候成为知识界潮流,并且长远地影响了后来的历史。他们或是把自己的土地分给穷人托尔斯泰等,或者试着描写车夫、奶妈、佃农一类颇为生疏的形象鲁迅等。当革命的大潮汹涌而来,更多的知识精英直接投入到大众行列,亲身参加土地改革、战争、建设等历史实践,在那里胼手胝足摸爬滚打,“改造世界观”,力图洗掉自己身上“原罪”般的贵族烙印,诀别自己以前既不会做工也不会种田的腐败生活方式。以至到了后来的“文革”,无论有多少极端政策让知识分子暗暗生疑,但单是“与工农大众相结合”这一条口号,就具有道德上的绝对优势,足以摧垮知识分子的全部心理抵抗,使他们乖乖就范。在这里,运动当局对他们轻而易举的征服,不仅仅依靠权力,更重要的是利用了不公正历史的自我惩罚,利用了精英们的富贵门第以及由此而来的心理特征:对大众深怀愧疚并且或多或少的无知。

    对于精英们而言,大众几乎一直是贫困的同义语,是悲惨命运的同义语。光是这一条,就足以使大众获得神圣地位,并且成为精英们愧疚的理由。但是,如果把这种历史情结带入现代的工业